近年來,東陽市深入挖掘各地傳統文化中的清廉思想,并以弘揚清廉文化為引領,以箍緊小微權力為抓手,以懲治微腐敗為保障,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。
弘揚清廉文化,筑牢清廉村居思想之魂
600年蘭橋煙雨,古道如雪,古風猶存。虎鹿鎮葛宅村是一個文化內涵深厚的古村落,2019年獲評第五批國家級傳統村落,有著獨特的家族文化特性和家訓文化傳承。
“目前,我們正在積極打造葛巾研學游基地和家規家訓文化展示基地,讓更多青少年親身體驗傳統文化,從小接受廉政文化教育。”在葛宅村黨支部書記葛煊煒看來,這對于弘揚和繼承都有著積極意義。
東陽市以“一鎮一品”為切入點,以點帶面打造全域清廉文化展示“矩陣”,建成南馬鎮包公清廉公園、馬生廉政教育館、歌山鎮文化公園、虎鹿鎮孝義一條街等一批示范效果明顯、有影響力的清廉文化陣地。
此外,該市還打造了一批融教育性、趣味性于一體的文化精品,通過舉辦廉政書畫大賽、拍攝廉政微電影、創排廉政婺劇等方式,多元化拓展清廉文化陣地。
箍緊小微權力,夯實清廉村居建設之基
近年來,六石街道張麻車小區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美麗鄉村建設,該小區已累計投入了1000多萬元,除了財政補貼,其中有460余萬元是來自小區集體經濟收入。
為了讓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,小區每一個項目的采購都會有3名以上小區干部共同參與。
“小區財務的每一筆支出和收入,都會張貼在黨群服務中心旁的三務公開欄。” 張麻車小區黨支部書記張郁良介紹,隨著小區發展,更加重視“三資”管理數據化、規范化、標準化建設,持續強化信息公開,主動接受居民監督,有效避免了各類社會矛盾糾紛,營造良好的居民生活環境。
為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,讓村干部用權時處處受到監督,東陽市對頂風違紀違規的村(居)干部,一律先予歇職停職,后予處理,還制定《東陽市小微權力清單37條》和《東陽市村級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辦法》,探索開展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改革,建立新型會計代理、委托代理全覆蓋、清賬理賬(審計)等八項機制,并建設“一卡一碼一APP”集體三資掌上監管平臺。按照“有場議事、有人管事、有章理事、有本記事、有網督事”的“五有”標準,東陽在全市建成監察工作聯絡站388個,聘任站長369名,確定臨時負責人19名,聯絡員1383名,配備聯絡站信息員1301名。
懲治基層微腐敗,清除清廉村居污染之源
東陽市聯動發揮紀律監督、監察監督、巡察監督作用,堅持把懲治“蠅貪”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,聚焦民生扶貧、村級財務管理、村級工程建設等領域,開展集中整治。
去年以來,全市共查處農村黨員干部324人,其中村兩委干部135人,占總數的41.7%。針對查處的領導干部腐敗案件中涉案相關問題線索,處理農村黨員干部30人,其中黨紀處分8人,誡勉2人,其他處理20人。
東陽市堅持“巡鄉帶村”“推磨式”巡察機制,著力發揮村社巡察利劍作用,現已對全市所有村社實現巡察全覆蓋,推動整改問題1494個,辦結問題線索152條,立案審查41人,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9人,組織處理32人,清退追繳資金997萬元。
“ 清廉村居建設是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‘最后一公里’關鍵。”東陽市紀委市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將進一步擰緊鏈條,壓實責任,持續深化清廉村居建設,切實增強群眾在清廉村居建設中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 。
(金華市紀委市監委)